三明:小吃撬动大产业拓宽乡村振兴路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10-12 21:35:28

  一直来,三明市坚持把小吃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突出品牌建设,把特色小吃做成特色富民产业,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振兴之路。目前,沙县小吃全国门店超过8.8万家,年营业额超过500亿元,带动30万人增收致富;宁化客家小吃已辐射50多个城市,全行业营业额达70亿元,从业人员年人均纯收入5万多元。

  强化政策保障。沙县和宁化县分别成立沙县小吃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宁化县小吃与客家事业攻坚组,先后制定《促进沙县小吃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做实“三明实践”后半篇文章加快推进沙县小吃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宁化客家小吃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40多份文件,通过给予资金信贷、支持群众创业、税收优惠减免等政策扶持,促进小吃产业良性、快速发展。

  下一步,三明市将抢抓《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发展沙县小吃等特色富民产业”这一国家政策机遇,全力做好向上争取工作。

  农村改革做深,三明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路径。三明市一直坚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外出经营小吃从业人员造成的“农房闲置、土地抛荒、林地失管”现象,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沉睡资源资产,实现企、村、民三方共赢。针对农房、宅基地闲置问题,引导村集体或村民将闲置农房、宅基地以入股、租赁等方式,由专业合作社、企业或村民自行开发建设运营,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针对耕地抛荒问题,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以入股或租赁的形式将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明确股权比例、权能和收益分红办法,推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针对林地失管问题,探索发行“林票”,鼓励乡镇和村集体、村民等与国有林场合作,推广混合所有制林业共享经济模式。

  乡村振兴,资金是活水。“沙县小吃业主多为农民,担保抵押是难题,必须创新普惠型小吃信贷产品,才能真正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三明银保监分局副局长伊跃峰说。三明市创新金融产品,精准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持续创新推出“福林贷”“福田贷”“快农贷”“振兴贷”等绿色信贷产品,满足乡村振兴金融需求。沙县通过深化小吃业与农商银行的战略合作,推出“小吃创业卡”等系列产品与服务,截至目前,已发行“小吃创业卡”近3万张,向小吃业主累计授信约3万户、31亿元,基本实现对沙县小吃业主的全覆盖。

  编制小吃核心物料种养清单,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种养产业发展,围绕小吃配料打造中药材、食用菌、香料等示范基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可溯源的原料,让小吃业带动农业同步发展。

  “永安的小吃离不开黄椒,特别是永安粿条、活肉沾上黄椒酱油,又香又辣又爽口。”永安小吃店主朱成环说,“我们买黄椒,一次就是几百斤,拿去速冻后供消费者食用,还经常供不应求。”

  目前,沙县已建立6万亩中药材、食用菌、香料等小吃配料种养基地,带动2万农户从事种养;宁化县建立10万亩河龙贡米、5万亩薏米、10万羽河龙贡鸡等小吃原材料供应种养基地,带动3万农户从事种养;永安市建立8.5万亩莴苣、2500亩黄椒等小吃配料种植基地,全年莴苣产值5.4亿,黄椒、黄椒酱产值4000万元。

  做强精深加工。建立沙县小吃产业园和食朴客家食材交易与配送中心,用机械化生产线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用现代化物流实现中央厨房到单个门店的配送。目前,沙县小吃产业园已入驻沙县小吃中央厨房、沙县小吃调味品、板鸭休闲食品及禽蛋深加工等小吃产业链相关企业10家,年可实现产值3.1亿元。

  加强品牌建设。注册小吃相关商标并实行商标授权许可使用,充分发挥小吃商标品牌价值。通过组织开展小吃文化展示展销、小吃制作工艺比赛等系列活动,多渠道提升小吃品牌影响力。目前,宁化客家小吃获评“福建省著名商标”,已有15种获评“中华名小吃”,并登上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沙县小吃已在62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商标注册。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永安小吃经典配料——永安黄椒。三明市委乡村振兴办 供图

  创新运营模式。分别成立沙县小吃集团和宁化县客家小吃集团,实行“总公司-子公司-终端店”三位一体的公司运作模式,编制《沙县小吃集团餐饮连锁经营管理手册》,推进小吃产业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经营。目前,沙县小吃在全国发展子公司21家,发展连锁店3000多家,门店超过8.8万家,近2000家门店接入了沙县小吃餐饮连锁供应链服务系统。宁化县客家小吃开办连锁店1000多家,年营业额10亿元以上。

  沙县区政协副主席、沙县小吃产业党工委书记罗光华,是沙县小吃产业升级的主要“操盘手”。“我们一定再接再厉,把沙县小吃做大做强。今年小吃产业攻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抓好产业融合发展。”

  把特色小吃作为乡村宣传的新名片,用特色小吃吸引游客,进而带动基础设施改造、景观区建设并形成良性互动。将小吃制作融入小吃节、美食月等特色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体验性和参与性。深入挖掘和宣传特色小吃的历史文化故事,编制小吃故事集、文化丛书,打造主题文化公园等,提升小吃文化内涵,激发乡村建设内在动力。

  宁化县把客家小吃节作为客家祭祖大典系列活动之一,已连续举办七届,极大唱响客家美食品牌,增进两岸各地特色餐饮经济交流。永安市将小吃制作融入民俗文化活动,近年来举办“青水三月三、槐南全牛宴、上坪桃花节”等各类民俗小吃活动23场次。

  沙县俞邦村建成小吃民俗文化馆,集中展示沙县小吃如何成为村民增收支柱产业的故事,发展“沙县小吃第一村”美食街。

  “周末两天,毛利润都有2000多元咧!”4年前,长期在外经营沙县小吃的俞邦村村民吴玉华,返乡照顾孙子,闲不住的她,在家门口支起小摊卖甜烧卖。

  充分发动老百姓经营夏茂特色小吃和农特产品,目前已有农家乐和民宿1家、小吃店18家门店,在售小吃30种,推出4款标价团餐。配套建设农耕体验乐园、网红摇吊桥等乡村旅游设施项目,结合松林村龙峰溪漂流、西山崖等景区,串点成线,发展“稻香茶暖小吃源乡”美丽乡村示范线,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6万人次。(记者 肖晓敏 通讯员 张韬)

服务热线
020-6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