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汉仙岩景区,饱览丹霞山水;探访和君小镇,感悟阳明文化魅力;漫步小密花乡,徜徉花卉海洋……行走在会昌大地,城乡满目皆景,为当年盛赞“风景这边独好”赋予了新的内涵。
近年来,会昌县全面实施“旅游旺县”战略,打造“风景独好”旅游品牌,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贫困县类先进县、赣州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二类县先进县。2019年,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数、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3.91%、40.76%。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1934年7月,在会昌写下了著名的《清平乐·会昌》。怀揣“金字”名片,却是有佳景无游客、有品牌无市场,这是会昌旅游业一直以来的尴尬。
如何擦亮“风景独好”名片?该县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引领,在旅游项目建设上发力,先后启动实施了南部汉仙温泉中医药养生文化小镇、中部“风景独好”小镇和独好园、北部和君小镇和小密花乡等一批投资体量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旅游项目,串点成线,变一处风景为一片风景。会昌引进北京神州九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14.8亿元打造汉仙温泉小镇,从签约到建成运营用时不到一年。小密花乡是该县聚力打造的全省最大的连片乡村旅游带项目,覆盖全乡7个村中的5个。政府投资2亿元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撬动社会资本集聚投资25.5亿元。项目自2018年6月开建以来,已完成招商签约项目13个,其中开工建设项目12个、竣工项目9个。(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目前,该县正建设2个国家A级景区、2个全省A级旅游点、3个文旅特色小镇,“一核、一带、三引擎、五片区”的旅游布局已形成,把“全景会昌”作为一个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提升。
2018年3月,该县引进北京和君集团,在梓坑村投资30亿元,总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建设和君集团的总部基地及和君商学院、和君职业学院的实体校园,打造文化、教育、旅游“三位一体”产业结构的和君小镇。该项目2019年被列入全省重点投资项目,现已建成一期项目耕读村,完成投资15.8亿元。
如今,在和君小镇,阳明文化、儒家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传统文化商业街区游人如织,和君职业学院即将正式招生,成为会昌联通世界的窗口。这是会昌县大力推进“旅游+”融合发展的结果。
会昌县树立“旅游+”理念,深入挖掘县内古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客家文化等资源,结合“商、养、学、闲、情、奇”新要素,各个产业插上“旅游+”翅膀,催生了多业态的旅游产品。“旅游+乡村振兴”催生出以花卉产业为支撑、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小密花乡景区,“旅游+教育”孕育出小山村办高校的和君小镇,“旅游+戏剧”孕育出以“赶赖公庙会、看声川大戏、游汉仙胜景”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旅游节品牌和“风景独好”小镇,“旅游+健康”打造出策应汉仙岩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以温泉康养为主题的汉仙温泉小镇。
名人名剧成为会昌新景色。祖籍会昌的世界著名戏剧大师赖声川,从2015年开始,坚持每年在县民俗文化旅游节期间带戏回家,《暗恋桃花源》等经典剧目在会昌县演出,为家乡父老带来现代艺术的盛宴。2019年,他与会昌县签约,积极参与会昌县“风景独好”小镇的戏剧艺术村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积极为会昌培养戏剧人才。
得益于实施“赣商回归”工程,会昌县充分发挥乡贤力量,推动会昌经济社会发展。乡贤和君集团董事长王明夫投资30亿元建设和君小镇;乡贤深圳前海中镇集团董事长池政阳投资11亿元,建设万荟城美食村等小密花乡重点项目;乡贤傅晓明牵线搭桥,引进了中科院院士等一批精英人才助力会昌发展。2017年以来,该县引进乡贤签约项目16个,签约金额71.93亿元,其中有4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文旅项目。
乡贤回归催生了产业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在小密乡半迳村千亩鲜切花卉种植基地,贫困户肖春莲每天在鲜切花温室大棚劳作,脸上满是笑容。她承包的两个大棚每月能实现收入1600元以上。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形式,参与小密乡花香项目的5个村均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辐射带动1315户农户种植花卉2000亩, 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2万元,比上年增长19.4%,高出全县一倍多。(蔡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