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7月,由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的 “力箭一号” 固体运载首飞成功,搭载了“创新X”系列科学试验卫星的首发星(SATech-01)顺利入轨。如今,在浩瀚的宇宙中,“创新X-01星”还在进行探测中。
在这颗重量只有620公斤的卫星上,搭载了中国科学院的20余家单位研制的16套载荷,自发射以来,已完成了44项空间新技术验证。部分技术产品已实现推广应用,现已转入常态化观测模式,仍在持续产出大量科学数据。随后的2号星、3号星也在等待陆续上天,将搭乘更多的“试验乘客”,以更低的空间科学成本,为更多的全球科学家提供服务。
“创新X”系列科学试验卫星是通过“众筹”模式获得的“太空船票”,这背后有哪些故事?记者日前就走进了位于浦东的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听“创新X”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研制团队讲述他们的“众筹”故事。
“‘上天’太难了!”2019年初,当中国科学院第一个助推器项目,也就是后来的“力箭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项目立项讨论时,反对声不绝于耳。彼时,中国科学院承担了许多自主研制项目,亟须进入太空进行验证,却由于火箭发射成本、卫星平台成本等方面的原因无法“上天”。
随着航天科技、空间科学的快速发展,科研领域希望上天观测、验证的新技术新想法呈井喷式增加,但通过争取国家项目上天的机会却“一票难求”,通过“众筹”方式获得太空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机会或许是未来基础研究向产业转化的一种有效途径。随后,基于“共担风险、科学优先”的原则,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获得了一个被搭载上天的机会。
卫星创新院副院长张永合介绍,“创新X”意味着创新交叉、创新无极限,从项目遴选、构型设计到人员配置,创新体现在每一个环节。这是一种全新的“众筹”模式,由各参与方自主投入,多个不同类型的载荷“凑”在一颗卫星上进入太空,以获得太空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的机会。
“在‘众筹’过程中,我们也在‘约束’与‘开放’中寻找平衡。因为一切都不是预先设计好的,一切都是在创新路上持续去思考的。”张永合坦言,改变模式“航天人”一直在探索,“如果能改变范式,将带来更大的影响力。”
最终,新思路、新流程、新模式的“航天”探索迎来了“好消息”不断。“全球首张宽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天图”“我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国际迄今最亮伽马暴”“国产量子磁力仪首次全球磁场勘测”……由卫星创新院研制的“创新X”系列科学试验卫星的首发星—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在轨不断传来惊喜,每一项都具有重大的突破性。
“我们始终坚守一个信念,就是‘平台保成功、载荷重创新’。”创新 X 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李飞接到任务的那一刻,就充分感受到要做成这次的卫星“众筹”上天非常不容易。
一方面,这是一个由卫星创新院自筹经费的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经费紧张、人员有限。更大的困难在于,卫星研制团队还需要协调所有载荷单位的进度。每一个载荷至少对应着一家单位,而其中很多都是航天领域的“新兵”。
“载荷的合作单位一半以上没有做过航天研制,我们要用多年累积的经验帮助他们。”李飞说,“因为航天是不存在‘事后弥补’的,一定要精细再精细,确认再确认。”
为了整合卫星生产链,卫星创新院组建了一支攻坚克难的“创新尖兵”。而这支由科学卫星总体所副所长张晓峰担任总师的团队,骨干力量多是“85后”“90后”,人数最多的时候也不到20人,其中有一半成员是第一次独立承担项目。为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团队采用“双责任制”,每个分系统由一位有经验的“师傅”负责技术和质量的把关,再由年轻的“徒弟”主导方案设计和项目推进。
张晓峰说:“我们启用了很多年轻设计师,年轻人也抓住了这个机会,进入了更多国家任务中。年轻的团队经过锻炼后,现如今都在关键岗位中承担着重大任务。”
比如创新X卫星结构设计师李天童、星务副主任设计师徐东晓接触“创新X”项目时,都是刚刚入职不到三年的年轻科学家,现在也已经成为了带“徒弟”的“老师傅”。
锚定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在攻坚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始终坚持党建工作与卫星研制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在研究伊始就于发射场还同步组建临时党支部,凝心聚力刻苦攻关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彰显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组织力、创新力、战斗力。
从2021年初,中国科学院“力箭一号”运载火箭首飞工程立项,到2022年1月31日,春节前的最后一天,团队顺利完成了最后一个环境试验,热试验的测试,直到2022年7月27日12时12分, “力箭一号”(ZK-1A)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一年时间内,卫星创新院“创新X”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研制团队就将如此数量繁多,类型迥异的新型载荷“凑”在一颗卫星上发上天。
“航天人”逐梦太空拥有不竭动力,完美打破了去年平均10.7天发射一批互联网卫星的纪录。今年,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将发射周期压缩到了平均3.92天/次,这让“创新X”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研制团队触动很大。
科学卫星总体所副所长、创新X卫星总指挥陈雯说,航天已经走向全新模式,“在原有模式下验证周期太长,制约我们创新技术的提高,影响了技术的迭代。新航天模式下要满足日益旺盛的科学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要去做创新。”
在卫星发射一周年时,张永合与“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杨毅强共同发布了“创新X”科学航班计划。该计划将面向全球征集有在轨验证需求的新载荷、新产品,利用“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每年搭载4颗50公斤级科学微纳卫星、2颗100公斤级科学微小卫星、1颗600公斤级科学试验卫星发射升空。
如今,“创新X”新一轮的发射计划持续推进中,或将带来更新的载荷模式。“创新这件事对科学院来说是刻在基因里的,本身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态度是开放的,100%成功不是最终目的,探索本身就具有意义。”陈雯说,“做‘创新’这件事时,大家眼里都是有光的,都在全力以赴。”
原标题:《【关注】让更多科学家获得“太空船票”!他们以“众筹”模式实现卫星“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