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景区门票价格问题再次引发各方热切关注。
中国景区门票过高已经成为了游客经常吐槽的线元,和国外许多著名景点相比,中国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普遍偏贵,从下面表格,我们便能窥得一斑:
放眼国外,日本是东亚旅游市场的强国,虽然日本物价比较高,但是景区的门票价格却不贵。
在日本,门票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东京迪斯尼乐园、大阪国际影城等为主要代表的游乐场所,这些地方的门票根据市场价格定位;第二类是公园和风景度假区,这类门票价格很便宜,很多地方甚至不收费,如著名的赏樱胜地上野公园就不收门票,可以随便进出。著名的富士山也没有门票,只是按照每辆车的型号,收取进山道路费;第三类是一些科普场所和博物馆,这些地方也多是免费或是低票价的。当然日本也有一些入场费较高的地方,比如一些商业性的演出、展览、比赛等。但总的来说,在日本较少有如国内动辄数百元的景区门票。
法国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基本都在10欧元以下,相比起法国人的收入,这样的门票价格是低廉的。与此同时,法国政府还推出很多门票优惠政策,目的是希望以低价的景点参观门票来最大限度地丰富国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素质,同时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国参观者。
在埃及,旅游业是埃及四大外汇收入来源之一,每年700多万外国游客给埃及带来约40亿美元的收入。在景点门票价格方面,埃及对不同人群实行不同的票价制度,本国人在参观各景点和公园时所需门票价格通常仅为外国人的十分之一甚至是二十分之一;学生和儿童的门票价格为成人的一半;残障者及老年人则可享受免票待遇。
有关报告显示,国内游客门票支出占旅游消费比例较大,达21.92%。人民网也曾做过一次关于景区门票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89.2%的网友认为目前的景区门票“太贵了,门票支出已经严重影响旅游热情”。去年元旦假期,收费的华山景区接待游客1.26万人次,而同处渭南市,不收门票的富平陶艺村和大荔同州湖则分别接待游客10.9万人次和2.3万人次。差异背后除了游览的季节性原因外,“收费与免费”也是影响游客选择的重要因素。相对于中国景区的门票价格,国外景区门票可以谓之是相当便宜,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的门票价格如此之高,未来应如何发展?
在中国,景区的主要收入靠门票,在中国249家5A级旅游景区中,共有安徽西递宏村、山西皇城相府等6家依托传统村落发展起来的5A级景区,每家门票价格都在80-120元不等。相对于国外景区的价格,明显偏高。
与国内封闭式景区不同,袁家村虽然是4A景区,却是免费开放、不收门票的旅游景区。而且,不同于传统旅游景区早上9点才开门迎客、下午5点就关门送客(中国绝大多数旅游景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时代景区”),袁家村是全天候免费开放的景区,游客可以一年四季随时进出、自由停留。
在袁家村,游客可以免费参观袁家村村史馆、观看民俗街的各种民俗表演。袁家村的“免费”,与不少乡村旅游景区几十元乃至上百元的“高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极大地满足和迎合了中国游客“喜欢免费”的心理需求,平均每天吸引了上万名游客自发前来。
在游客结构中,以西安市民和关中地区居民为主,重游率普遍较高。一到节假日,陕西各地市乃至周边省份的游客也蜂拥而至,“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每天接待的游客达到数万人,最多一天超过20万人。
不但对游客“免费开放”,袁家村和马嵬驿对商家也“免费招租”。袁家村从2007年以来,招商引进近300家各类业态商家,7年来袁家村旅游总公司一直未向任何商户收取房屋租赁或扣点提成,农民经营户凭特色餐饮考核入园,免费入驻,规范经营,定期考查的方法,吸引了陕西、河北、四川、河南、湖南、山东、山西等地的优质商户入驻。
因为“开放”,因为“免费”,袁家村快速吸引了大量的“用户”——游客和商家,并迅速产生了巨大的“流量”——客流量和交易量。互联网公司“线上”的运营和盈利模式,在袁家村“线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袁家村“游”免费,但吃、住、行、购、娱等各种服务,都还是要收费的,不过,收费都在合情合理范围。袁家村有上百家美食小吃店,品种繁多绝不重样,小吃的价格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大部分游客往往品尝十来种小吃,每个游客在“吃”上的消费可以达到几十元乃至上百元。在住的服务方面,袁家村中既有村民依托自家房屋开的民宿,统一名称为“休闲农家”,每晚住宿价格从几十元到一两百元不等;也有由外来投资者兴建的生活客栈、左右客主题酒店等文化主题精品酒店,每晚房价达到七八百元乃至数千元,但一到节假日依然一房难求。
近年来,袁家村还陆续出现了骑马、射箭、酒吧等多种娱乐项目,满足游客多样化的娱乐需求,这些收费娱乐项目受到了儿童和年轻人的欢迎,吸引他们延长了停留时间
发改委多次重申景区门票价格需要规范,景区门票以及景区内另行收费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项目的价格,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充分体现公益性,严格控制价格上涨。于是,有了景区门票三年不得涨价的规定。结果,禁令一到期,三年不涨价自然变成三年必涨价的局面。
旅游拉动消费,若失去景区产品的支撑,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众所周知,货真价实的景区特产的开发、销售,涉及创意、营销、版权等诸多因素,因此前期成本和风险可想而知。既然有“门票经济”这样的快钱暴利可赚,恐怕也只有傻子或者真正的现代企业家,才会在景区特产上着力,把发扬景区特色文化当做自己的事业。
提到免费门票,不得不说“免费西湖”这一经典之作。从2002年起,杭州西湖景区就取消了大门票制,成为了全国少有的不收门票费的国家级旅游景区。杭州西湖取消门票,每年最少直接损失几千万。
但在取消门票后,景区人流增加了,逗留时间加长了,餐饮、旅馆等商家的营业收入显著提高了。当年杭州方面有个著名的“241”算法,即让游客在杭州多待24小时,杭州市的年旅游综合收入增加100亿元——这就是杭州的大生意账。
通过杭州西湖免除门票的案例可以看出,只有降低或者免除门票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源,带动餐饮、娱乐以及购物等产业的发展,达到发展旅游产业经济的目标。免除门票可以使旅行社产品成本下降,报出更优惠的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建议在过渡期,对于免费开放的景区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旅游景区自身也要不断发展,靠相关产业的综合收益来平衡,逐步形成以核心旅游景区为主的旅游产业集群,推动整个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以摆脱旅游景区对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
另一方面,通过发展节庆、网络及移动互联网等促销途径以及采用旅游业与影视文化业相搭配等新型营销方式,不断扩大旅游景区乃至旅游目的地在国内外的影响,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本地消费,同时在营销过程中,要敢于打破区域的界限,化竞争为合作。对于景区来说,各自为战的营销既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较小。景区与景区联合,甚至旅游目的地与旅游目的地联合起来,形成营销联盟,形成多目的地的旅游线路,通过跨区域的宣传合作,达到“1+12”的营销效果,逐步扩大旅游景区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以吸引更多游客。
旅游目的地经济要想得到迅速的发展,必须以产业的观念来发展旅游业。一方面不断完善旅游地的各项基础设施,努力提高整个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旅游资源赋存的局限性,因此可以打破区域的界限,联合其他省市地区的旅游景区,打造跨区域的精品旅游线路,形成更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以吸引更多的客源。整合旅行社行业以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类旅游要素资源为区域旅游经济服务,不断调整这些行业相互之间合理的比例关系,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益的发展旅游产业,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协调发展的旅游产品体系。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促进关联行业的发展,使旅游产业与相关关联产业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协调一致向前发展:从整个区域的角度来打造完整的旅游产品体系,形成合理的旅游产业结构。用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来满足多样化的旅游市场需求,从而改变门票经济的单一收入模式,实现整个旅游地经济收入的增加。
总之,舍弃部分或全部门票收入将带动整个地区旅游产业整体经济收入的提高,发展旅游产业经济是我国旅游景区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旅游产业经济时代,旅游资源不仅仅是景区企业的资源,而且是整个旅游目的地的核心资源,转变门票经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以及更新换代,逐步升级为体验式、娱乐式、休闲式的复合型旅游产品,打造旅游产品体系,以促进我国旅游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实现向旅游产业经济的跨越。